“怀民亦未寝?他不是寝了吗?”这是刚刚模仿完视频的吃瓜群众。

“可能苏轼觉得他没寝?”旁边的同伴有些不确定。

“那张怀民怎么没有发脾气?还‘相与步于中庭’。”

“他们是朋友嘛!”

“嗯望日将至,我明晚三更来寻你散步?”

“.滚。”

【张怀民是苏轼在黄州认识的朋友,虽然这篇小文已经被大家恶搞成了段子,但也有人考据说,彼时张怀民刚被贬官到黄州,苏轼换位思考,担心朋友心中郁结难解、长夜孤苦,特意来找他说话,劝慰于他。】

“原来是这样!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。

“原来他们两人同病相怜啊!”

“苏轼连这都考虑到了,他人还怪好的累嘞。”

一时间,苏轼风评迅速回转。

驿馆。

苏轼的脸色终于被救回来了,他轻哼一声,面色稍霁:“我就说我不是那种半夜扰人情梦的人。”

复又想起张怀民同样被贬,黄州偏远,那人乍然到处,心中定然寥落吧!那流放日记写得这样情真意切,估计是对他知之深深,又从他的身上照见了己身。苏轼叹了一口气,希望以后还能遇见这位落难知交吧!

另一时空,张怀民听到水镜揭露这一段隐情,不由得也想起了那位黄州故友。他自知自己无德而致留名千古,定是因为苏东坡那一篇夜游,让他传名,使他以一种颇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活跃在后世,最后又在这神异的水镜中被人提起。

此生何幸,寥落之中能遇得这样一位挚友。

张怀民笑了,他以手拍案,学着先前听到的旋律一边打拍子一边低唱: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”

北宋,李府。

李清照对苏轼的这篇文章很熟悉,百戏归百戏,她真实的看法和考据是差不多的,当下便笑道:

“夜游当然可以遣兴啦!那日我与几位姐妹往溪亭游赏,夜色下的荷塘可是漂亮得紧!就是很容易迷路,一不留神我们的舟子都划到池心去了,吓得池中鸥鹭惊翅乱飞,可把我们也吓了一跳!”

想到出游的趣事,李清照忍不住笑出声来。李格非看着女儿畅快的样子,又好气又好笑:

“你啊

章节目录